有一个博主卖自行车,自行车原配是铝轮,如果有顾客要升级碳轮,这个博主以四百的价格回收铝轮。
对顾客来说,如果没有别的用处,这俩铝轮的确是累赘,都有碳轮了,还要什么铝轮,如果回去卖二手,也可能卖不了一个好价钱。
对于博主来说,可能当了一次冤大头,回收的俩铝轮可能就要砸自己手里。
但仔细分析一下,这又是另一笔买卖。
对于博主来说,卖出了一辆整车和一对碳轮,回收铝轮的四百块钱相当于给顾客省了四百块钱,自行车店家清楚卖一辆自行车的利润是多少。
如果这笔买卖依然有利润的话,那么,这个博主相当于用另一种形式打价格战,这么一对比的话,那些既卖车又卖轮的交易显得没有优势了,这样做,也就有了更多的买卖了。
说到自行车的利润。
店家可能觉得每一笔交易都应该有利润。
有一个自行车店主,卖了一辆一千多块钱的自行车,开着电动汽车跑了一百多公里给顾客去送自行车。
这笔买卖的利润有多大?
第一,这次交易赢得了口碑。
第二,跨区域卖车,顾客所在地的车店少卖一辆自行车。
自行车的品牌多了,就要面临竞争,千万不要说自己的品牌多么牛,没钱的不代表不会省钱去买名牌车,有钱的也不代表一定不会买国产车,一个品牌多卖出一辆自行车,收服了一个顾客,别的品牌就少卖一辆自行车,一点点挤占,就占住了市场份额。
所以,当一个车店没有留住一个顾客的时候,可能让马路上多了至少一个别的品牌的自行车主。
卖自行车,打价格战伤元气,但是可以改变形式去降价,比如买自行车送异性骑行搭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