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分享:
有一个少年,骑着一辆自行车,带了一部小天才手表往返骑行四十对公里,目的地是青岛的五四广场。
少年的老妈在朋友圈感慨孩子长大了。
下面有留言:
一家四口当天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老家(几十公里的距离)。
留言说一家四口骑自行车的这个可见的好友,我在前面提到过,《朋友圈里骑自行车的一家四口》提到的一家四口,就是这一家子人。
孩子们最先用到的交通工具,可能就是自行车,运动的属性与骑行无关,他们借助这个工具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,这是属于他们的世界。
在《不去会死》里,介绍石田裕辅喜欢上骑行,也就是小时候骑自行车探索更远地方而带来的喜悦。
提到家长对自行车骑行的培养,有些是将自行车骑行当做孩子要上的“辅导班”,而忽略自行车骑行骑行对孩子“行千里路读万卷书”的影响。
从运动的角度来讲,过早的对孩子进行运动训练,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。
放开手,让孩子骑着自行车去探索自己的世界,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的意义。
当然,不要让孩子去太远的地方,不要将孩子置于危险当中。
去年夏天,朋友联合了几个家庭,用了五天的时间去环骑海南。大人负责召集和保障,途中的计划、时间安排等,由孩子们完成。
他们今年的骑行活动,可能也在酝酿当中。
我觉得,这些活动比孩子学校里组织的所谓研学活动强多了。骑行的途中有景点,也有研学中没有的内容。
本文开头讲的那个骑自行车的一家四口,回老家的路上,走走停停,吃点水果,喝口水,拍一张合影,是不是比开车回去更有意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