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,骑着公路自行车去买早餐,从早餐店出来的时候,发现装早餐的袋子没地方放。
只能用手拎着去扶车把。
买早餐是生活里的一个小场景,骑着自行车去,却不能做到随手的便利。
而与我一起买早餐出来的另一个骑山地自行车的,却能将油条挂在车把上,从容的骑着自行车回家。
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,用自行车带个人可以吗?
我想,再贵的自行车带个小孩,一次就得完蛋。
自行车生活化,不是将自行车运动带到生活里,而是将自行车运动与生活融合。就比如,我可以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买菜,但不能去菜市场上跟人比速度吧。
公路自行车的使用范围其实是很有限的,没有山地自行车那么大。
我们在选择自行车的时候,会在公路与山地之间为难,而如果要将自行车放到生活的场景里,山地自行车更适合一些。
记得,骑自行车的同事骑着自行车去买菜,没地儿放,被了一个背包。两根大葱竖在背包外,像是背着两把剑。
我去菜市场,骑着是大行折叠车,大包小包的都可以挂在车子上,何况,我还有后车座,能装不少东西呢。
每天,大行折叠自行车还要去接送孩子。
在生活里,需要的不是骑行的速度,而是自行车的适应性和踏实性。
有些自行车,我们会发现,除了当做运动的器材外,其它的用处并不多。
如果一辆自行车既能当做运动的器材,又能用到生活里,那么,自行车骑行就会深深的烙进骑行爱好者的日常里。
我们也可以看到,很多人买来自行车是进行体育锻炼的,规律的骑行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运动与生活又是两个空间的事情,一旦离开骑行挺长一段时间,自行车运动的时空就被侵占了。
也因此,有很多人坚持不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