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没有手机的时代,人们在咖啡馆里干什么?

在家离讨论每天喝咖啡好不好的问题,孩子过来插话说,支持爸爸喝咖啡,因为有人在咖啡店喝咖啡的时候写出了一本小说。孩子说到的“喝咖啡、写小说”指的是J.K.罗琳(J.K. Rowling)写《哈利·伯特》,也不知道孩子是从那节课上听来的。孩子真看得起爸爸,“不让喝咖啡”影响到写小说了。

现在,去任一家咖啡馆,那些所谓的品尝咖啡的人,多数抱着手机玩呢,咖啡馆成了手机厅,有点类似手机网吧的性质了。楼下有一家咖啡馆,有着大落地玻璃,每次经过那里的时候,不经意的看向落地玻璃,总能看到守着咖啡的顾客摆弄着手机。

在有手机之前,人们在咖啡馆里做些什么呢?

时尚小青年会带着异性朋友去咖啡馆浪漫,在咖啡馆里也没有身体上的活动,无非是坐在咖啡桌前说点悄悄话罢了。

中国的咖啡馆是从国外舶来的事物,在国外更普遍一些,比如,在电影《伸冤人》中,故事便开始于一家咖啡馆,主人公麦考尔在咖啡馆里读书;电影《奇怪的鸟》里,也有不少在咖啡馆里的场景。

不仅在影视剧里,在许多外国的书籍里,也是随处可见的咖啡馆

这些频繁的出现在国外生活里的咖啡馆,恰好印证了咖啡馆是外国人不可缺少的、生活的一部分。咖啡馆对于他们来说,并不完全是一个喝饮料的地方。1650年,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,咖啡馆随之在伦敦风起云涌,很快变成了“公开的思想交流地”,有点类似今天的论坛BBS。可以说,在现代印刷业发展之前,咖啡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媒体沙龙的作用。

咖啡馆对我来说,更像是一个去处,要与朋友聊天时,没有合适的地方,就近找一家咖啡馆,点一杯咖啡或要一壶茶,聊到饭点儿了,在咖啡馆里要一份简餐,吃完后接着聊。据那些经常与客户联络感情的人讲,去咖啡馆闲聊是家常便饭,咖啡馆变成了社交的场所。

有些书店也开始经营咖啡,进入这样的书店,迎面而来的是咖啡的香味。在这种环境里的咖啡馆,多数人一边读书一边喝咖啡,咖啡是读书的佐料。书店里的咖啡店是靠书店赚咖啡的钱,《伸冤人》里的麦考尔在咖啡店阅读是将咖啡店变为读书的地方,还有J.K.罗琳将咖啡馆变成了书房。

一般的咖啡店,营销的噱头是咖啡的品质有多么好,或者强调咖啡的价格有多么物美价廉,很少有咖啡店会强调场所的功能,场所的功能并不是有一个地方可以呆着,比方与私密的朋友聊天,绝不会选择书店里的咖啡馆。

现在,咖啡馆几乎遍地都是,连做运动装备的李宁也开始经营咖啡店生意了,对普通人来说,卖咖啡的多了,价格也便宜了,可是,咖啡馆仍然离我们很遥远,咖啡馆对于我们来说,仍然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。

花鼓不花
花鼓不花

本博作者

文章: 539

6 评论

  1. 我喜欢喝咖啡。在咖啡馆里也是只为了喝咖啡。因为在咖啡馆里一般也只能短时间碰面聊几句,比如星巴克就太嘈杂了,人多,坐着也不舒服,甜点也不咋地。

回复 如是乎取消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