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区里、村庄里,基本上都装了一些体育器材,气温合适的时候,高一点的器材上挂满了孩子,低一点的器材上有几个老人在扭腰、伸腿。
就居民对这些器材的使用情况来说,这些器材骑到的作用就像伸懒腰一样。没有几个人能在单杠或者双杠上做几个动作。
从运动的角度来说,这些器材并不能给居民带来太多健身的价值。
虽然大家对自行车运动有很多的看法,但如果自行车运动能在规范的管理下,或许自行车运动会成为居民文化体育活动一个很好的突破口。
目前,自行车运动基本是处于自发的发展过程中,在社区中发展,却又脱离社区,而社区又在努力营造体育文化的氛围,如果社区能借助自行车运动群体,共同构建社区自行车运动活动,那么,社区将白捡一个体育文化建设的基地。
自行车运动其实与社区是有紧密联系的,自行车即是体育器材,又可作为交通工具,而我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都是以社区(居住地)为中心的;生活上,将自行车作为通勤交通工具,也是以社区为起点的。
现在,社区对自行车的印象,还停留在交通工具上,还没有意识到自行车的体育功能。很多地区修建的体育公园,基本停留在篮球场、足球场,还有一堆体操器材,投入不小,但是想取得自行车运动的锻炼效果,还差的远呢。
我们常讲国外社区体育的发展,以协会的方式将社区内的爱好者组织起来举办社区的体育训练,参加一定范围内的体育比赛,这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的体育文化建设,且能减少很多不健康的娱乐活动。
黄山瑞豹车队,即是依托自行车专卖店建立起来的自行车运动团体,通过比赛这个目标,利用生活工作的空余时间进行训练,参加比赛,不只会让参与者更加积极的态度,对家庭和睦也是非常重要。
如果这样的自行车团体多起来,还能形成更大的体育产业,促进自行车运动的竞技水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