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听一个邻居说,附近一个羽毛球馆里,有一个打羽毛球的猝死了。此后,大家不再去那家球馆了,老板的经营也维持不下去了。
如果这个羽毛球馆关门了,或者换老板,或者改做它用,周围喜欢打羽毛球的爱好者将去哪里呢?
我们身边的很多运动项目对场地的依赖是很大的,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游泳等。
这类现实中的运动项目对物理距离的要求也很高。
如果没有了场地的支持,很对运动项目是很难进行下去的。
这突然让我们发现,原来自行车运动对场地的依赖是如此之小。
我们常讨论非机动车道的问题,特别是青岛市区,有些地方连行人通行都挺困难。但不得不说的一个现状是,我们还是有地方骑自行车的,并不像有些体育项目,离开场地,根本就没有办法玩。
有规律的进行锻炼,你要有可以掌控的时间,还要有器材场地。当你有了锻炼的时间后,参与活动的场地如何解决?是不是同伴随时等着你,或者一直留着场地让你去锻炼身体。
去年,我在不少文章里讲过,晚饭后有个把小时的时间,便骑着自行车去河边骑行20-30公里,来来去去也不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
参加一个锻炼的效率是很高的。骑自行车的必要条件差不多都掌握在我手里,我不必过分的担心时间之外的其它问题。
公益性的体育设施其实是很有限的,且还都是简陋的,想要大面积的进行推广是很困难的。
骑自行车,可以是一个群体的活动,也可以说是个体的活动,它的活动场地在生活之内,也可以说是在生活圈之外,如果说要推广,自行车显然比那些需要特定场地的体育运动要容易的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