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昨日 书》:一本让人念念不忘的书

翻开《昨日 书》的封皮,在扉页上写着一行字:2016年购于新华书店,书页已泛黄,书中用铅笔标注文字的线条仍清晰可见。印象里,《昨日 书》被我读过多遍,也为这本书写过几篇读书笔记,都记录在博客里。因为博客域名的更换和新博客的建立,读书笔记随博客成为了别人的笔记,也不知道《昨日 书》的读书笔记是否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上。

好在,《昨日 书》还在我的手上,我可以一遍又一遍的重新阅读,每读一遍都会产生新的想法,也会变成另外的读书笔记,仍然记录在我的博客里。

《昨日 书》之所以会被我读过多遍,成为我喜欢的书中的一本,很大的原因是另一个时空里的人的生活,与我并没有定点的交集,却围绕着那个年代的歌曲,让我们产生了共鸣,罗大佑、伍佰,特别是伍佰这个名字,记得大学同学还相互调侃,两个某某人顶一个伍佰。每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,总有些若隐若现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,不是那么清晰,却又挥之不去。

在学生时代,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歌曲的人,每次班里有文艺活动,看到同学闭着眼睛唱流行歌曲的时候,满是羡慕,一首歌怎能让那些同学如此的忘情歌唱,也许,就是那些叫人心潮澎湃的旋律和声嘶力竭的呼喊着的歌词吧。跟着那些热爱歌曲的同学,听熟了许多歌曲,因为某一首歌或者某一张专辑流行的时候,会随时随地的听到,有些特别热门的歌在“耳堵”中也能哼唱几句,就像每个人都能吟诵出的古诗里的一句或两句。即使没有唱歌的天赋,那个年代的少年也经历过那个流行歌曲的年代,因为会哼唱几句曾经的流行歌曲,到底也没有与那个年代失之交臂。

勾起回忆的居然是一本书:《昨日 书》。

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大学同学,有三年时间是在校园广播站做播音员,每天晚饭后,校园里回荡着这个同学播报的新闻。毕业后走上了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岗位。有一次,这位同学说,特想在电台里做一档音乐节目,专门请街头艺人在广播里唱流行歌曲。这个同学是马世芳吗?是,也不是。一九八九年,马世芳考上大学的那年暑假,“中广青春网”主持人兰杰邀请马世芳在她的节目里开一个介绍披头士(The Beatles)的单元,这也正式开启马世芳了播音之路,在广播电台讲喜欢的披头士。

作为听众,在学生时代的收音机里,听歌曲追故事,收到的是电波信号转化成的声音,我们会留意节目的时间,却不曾知道主持人是如何工作的,也更不知道每一档节目背后的故事。即使在广播变成可视化之后,那些都是广播职业专属的故事。马世芳恰好在《昨日 书》里给我们补上了这一课。在广播业越来越不景气的今天,作为曾经的听众,应该更具体的了解一些广播的故事,那样才算是真正的经历过广播的时代。

马世芳是鲍勃•迪伦的忠实歌迷,在《昨日 书》里,马世芳给了鲍勃•迪伦不少的篇幅,也正是在书里让我认识了这位世界闻名的超级歌手

2016年,鲍勃•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不陌生,也不惊奇,都因《昨日书》。

阅读《昨日书》,更多的是代入感,代入感只因那些熟悉的歌曲,那是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。

今天,在微信公众号里读到一篇文章《现在将是以后怀念的美好日子》,就像现在我们在怀念有《之乎者也》、《生命中的精灵》的年龄,至于现在,很快也会成为将来某个年纪怀念的时间段,现在所有的美好,也都将成为以后的欣然,所有这个时代的属性,也会化作记忆的钥匙,打开今日故事之门,将来,又会有另一本《昨日书》摆在案头,帮我回忆今日。

与过去相比,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录方式,时代的特征,不经意的留在我们的记录里,有微博、博客、视频等,这些堆砌起来的元素。那么,日后的《昨日书》又会给我们讲这个时代的哪个特征呢?

也许,我们该保持着年轻人积极的心态,即使没有了旺盛的精力,不去感慨光阴的流逝,享受当下的美好,记下这份美好,用心去书写自己的《昨日书》。

花鼓不花
花鼓不花

本博作者

文章: 664

2 评论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