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不使用碟刹的自行车越来越少了。
在山地自行车由“V”刹向碟刹转换的时代,有一次,在一个车店内,老板为客户修碟刹,调试了很长时间。看到这个情景,我在想,这要是坏在路上,那得多麻烦。
现在再看碟刹,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坏在路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。
但是,秉持越简单的装置越容易修的原则,在可利用条件不多的情况下,还是简单的机械装置能让人安心、省心。
所以,自行车的配置本没有新旧之分,只有适应骑行场景的问题。
我关注了几个长途骑行的博主,他们骑着的自行车都是钢、铝材料的,这些基本不在我们日常考虑的范围内,轻铝、碳纤维才是我们关心的。
“更”字是一个无限的追求与投入。
“更”与我们所讲的“适合自己”也有矛盾的地方。需求的矛盾一直存在着,就像我们谈一款自行车怎么样?总有人说好与不好。最终,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权。
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瑞豹与Campagnolo联名出了一款自行车的文章,从留言里也看得出,大家对此的褒贬不一。
反正,我对机械装置的兴趣很高。骑自行车的时候,无论是刹车还是变速,根据需要用“力”去刹车或者变速,是很棒的体验。按钮式的操作方式感觉没什么体验。当然,追求速度的话可不愿意在此耗费“精力”,为了速度可以牺牲掉舒适性。
在很多玩的领域,都有人喜欢装置的质地,黄铜的相机外科、旧物件的岁月痕迹……
我的第一辆山地自行车被我拆解了,但还是留下几个零件,琢磨着用这几个零件做几个摆件,这也是喜欢零件的金属质地。
有些情怀的东西,可以带来更高的情绪价值,在自行车速度不断提升的时候,总有些人因为年龄与体力的原因,速度在慢慢下降,而留给他们的是真实的触摸自行车的质地。
所以,机械的套件可能是永不会过时的自行车装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