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
骑着自行车准备通过无障碍通道,女邻居推着那辆浅绿色自行车先我一步上了通道,她的自行车长,要推行过弯,为了等她,我慢悠悠的在后面等着。
虽骑着自行车,但女邻居不是骑行中人,她所骑的是代步工具,当我第一眼看到这辆自行车的时候,一度怀疑是从二手市场买来的。
我们早晨出门的时间差不多,所以才会经常遇到。她住东单元,我住西单元,我们骑车从楼的东西两侧过来,在楼下平台的无障碍通道这里相遇。因为我们的作息时间差不多,几乎天天都能遇到。
女邻居一定是在附近工作,她的那辆自行车,骑远就是遭罪了。
骑自行车上班是女邻居的生活,她会跟我们一样,讨论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话题吗?如果要说骑行的生活化,女邻居坚持的最彻底,在她眼里,每天骑自行车就像大家公交、地铁、私家车去上班一样平常。
为什么我们老是把“天天骑自行车上班”
挂在嘴边呢?那是我们没有将自行车骑行真正的融入到生活,自行车在我们的世界里是“生活之余”“净化心灵”“追求自我”等的工具。
让自行车骑行扎根生活,我们的路还有很长。
(二)
晚上在家。
听到有敲门声,打开门,有一个女的拿着一摞表格站在门外。
看着脸熟,一时想不起是谁。
女的介绍说,是这个楼座的楼长,来统计住户信息的。
搬来这个地方时间不长,还没有加入业委会。
按照要求填写表格。
女楼长收好表格,说,大哥天天骑自行车上班吧,我也骑车上班,常在楼下见到你。
我想起来了,这不就是我在《骑自行车的女邻居》里提到的那个女邻居吗,离着近居然认不出来了。
女邻居接着说,看你的自行车很专业,她也想买一辆专业的自行车,但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。
我说,自行车有很多种,一时说不清,简单点说,买辆山地车吧。在我们小区旁边有一家捷安特专卖店,去那里买,老板会给你专业的指导。
女邻居又问,你也跟网上那些人一样出去骑车吗?
我说,有空就去。
女邻居说,等我买了车,能带我出去骑车吗?
女邻居这么说,我感觉汗毛直竖,后颈发凉,这些话都被媳妇听到了。
我敷衍说,有机会吧。
最后,女邻居以拉我进业主群为由加了我的微信。
这多亏不是以向我请教自行车问题为由加微信,要不然,送走女邻居肯定消停不了。
平时出去骑行,我一般独来独往,不像以前那么爱凑热闹了。如果女邻居真的约我去骑车,我肯定要推脱的,带个拖油瓶子不说,回家还说不清。
因为平时独自骑车,也没有注意周围是否有骑行群,要不然介绍给女邻居,让她去霍霍别人吧。
也许,她真去捷安特买自行车,会加入捷安特的骑行群吧。
(三)
自上次女邻居跟我说买了自行车后要我带她去骑车后,我一直提心吊胆,生怕她真堵到我家门口,跟我约了去骑自行车。
早晨上班时,我们仍然会在楼下相遇,每次我都要先看她是否换了新自行车,见她仍然骑着原来那辆自行车,我便放下心来。
不过,我们开始相互打招呼。
这天,女邻居在楼下,问我花多少钱买的自行车。我告诉她价格。女邻居说
看网上的自行车价格都好贵。
我问她,多少钱的价格能接受?
女邻居说,她以为也就几百块钱。说完,还指着扶着的自行车说,这辆自行车是二手的,才二百多块钱。
我说,骑行很费钱,后期有可能花在装备上的钱比自行车还多。
女邻居做了惊恐的表情,说,这么吓人?
我说,那是。
早晨上班,时间紧张,聊不了两句,便各自骑着自行车去往单位的方向。
在骑友圈,女生并不多。
在网上看到不少中年的女骑友,而在现实中,只在乘车的路上见到几个中年骑友。在跑步圈却有不少中年跑者,这个现象挺奇怪。
也可能是我少见多怪吧。
如果出去骑车带个女骑友的话,总叫人浮想联翩,也许,很多男骑友都想与女骑友发生一点风花雪夜的故事吧。
作为纯粹的骑行者,更希望骑友圈的纯净,我们本就赋予了骑行那么高的意义,如果再用世俗的行为去玷污骑行,我们所谓的高尚的骑行还有什么意义呢?
但孤男寡女一起去骑行,即使没事也可能被人想出事来。所以,能远离就远离。
没图的吗?
哪里敢拍图
要是和女邻居去骑车,这可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
对啊